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的可防可治的疾病之一,以持续的呼吸道症状和气道阻塞为特征,表现为呼吸困难、持续加重喘息和咳嗽、咳痰,通常由慢性炎症引起气道损伤和肺泡功能异常。常见病因主要是吸烟,目前空气污染也已列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注意与支气管扩张、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慢阻肺病因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确切病因不清楚,一般认为与慢支和阻塞性肺气肿发生有关的因素都可能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已经发现的危险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外因(即环境因素)与内因(即个体易患因素)两类。外因包括吸烟、粉尘和化学物质的吸入、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及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可能与室内和室外
空气污染、居室拥挤、营养较差及其他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相关联的因素有关)。内因包括遗传因素、气道反应性增高、在怀孕期、新生儿期、婴儿期或儿童期由各种原因导致肺发育或生长不良的个体。 临床表现 1.症状 (1)慢性咳嗽常为***早出现的症状,随病程发展可终身不愈,常晨间咳嗽明显,夜间有阵咳或排痰。当气道严重阻塞,通常仅有呼吸困难而不表现出咳嗽。 (2)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偶可帯血丝,清晨排痰较多。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 (3)气短或呼吸困难慢性阻性肺疾病的主要症状,早期在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生活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但由于个体差异常,部分人可耐受。 (4)喘息和胸闷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时出现的。 (5)其他疲乏、消瘦、焦虑等常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严重时出现,但并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典型表现。 2.体征 (1)视诊----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增宽,剑突下胸骨下角增宽,称为桶状胸,部分患者呼吸变浅,频率增快,严重者可有缩唇呼吸等。 (2)触诊----双侧语颤减弱。 (3)叩诊----肺部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 (4)听诊----双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部分患者可闻及湿性啰音和(或)干性啰音。 慢阻肺的预防 一:戒烟。吸烟是导致慢阻肺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慢阻肺人群中有70%以上是吸烟导致的,因此戒烟是预防慢阻肺发生和控制其进展的重要手段。据统计,我国约有70%的慢阻肺由吸烟引起,吸烟是慢阻肺***重要的病因,长期吸烟有可能导致支气管的阻塞和肺结构的破坏。有科学研究表明,如果能够及时戒烟,慢阻肺的发生率可以减少80%~90%。吸二手烟也可能造成慢阻肺。 五:适当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是预防和******慢阻肺***经济、有效的手段。步行、太极拳或跑步等各种不同强度的运动,不仅可以增强肌肉的活动能力和增强呼吸功能,还可以增强体质。
包头亿民医院呼吸科
慢性病定点医院